东莞是国民生产总值(GDP)破万亿的中国内地城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该市正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智能产品开发。
为协助港商进一步了解大湾区的最新科技发展及应用,发掘合作空间,贸发局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于7月30日合办"GoGBA大湾区考察团-东莞"活动,率领28家香港企业代表访问东莞。参团成员来自不同行业,涵盖食品制造及餐饮、专业服务、医疗及高端制造业等。
考察团第一站到访东莞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展厅,了解高智能机器人和智慧硬体生态体系的创业孵化,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及解决方案。基地由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在2014年领衔发起并建立。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从探索期、种子期到天使期等全方位资金支持。基地专注机器人及相关行业的创业孵化,重点关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机器人系统以及机器人行业应用。截至目前,基地成功孵化科技企业超过60家机器人及智慧硬体创业团队/公司,覆盖工业、农业、智慧家居、消费品以及教育、环保、大健康等领域。
接着,考察团成员参与莞港企业交流午宴,与当地的政府官员、商会代表、企业代表作深入交流。活动邀得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广中心总监李绮华、东莞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志扬致辞 , 及东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雅杰介绍东莞市智慧制造产业的发展现况。此外,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东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东莞市食品行业协会,以及东莞市电子行业协会五家机构,30多家来自不同行业的东莞企业代表亦出席活动。
本局的"GoGBA 湾区经贸通 "一站式平台,为有意扩大大湾区据点的企业,提供实用及多元化支援服务,包括政策讯息、咨询、培训、推广和企业交流活动。
香港贸发局华南首席代表黄天伟致辞时指出,香港与东莞地缘相近,两地在经贸、人文交流等多方面合作紧密。为协助港商在湾区创业发展、推动区内经贸合作,贸发局已全面在大湾区10个城市,设立了11个"GoGBA港商服务站",以及在广州及深圳办事处设立"大湾区服务中心"。截至今年7月,相关服务中心已为逾13,000人提供线上线下咨询服务,并举行逾130场大湾区为主题的活动,为港商提供全方位在地支援服务。香港贸发局也将与东莞市商务局签署新一轮备忘录,继续加强莞港合作。
东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曾雅杰指出,东莞市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支持智能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华为、OPPO等灯塔工厂发挥了示范效应和标杆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升级,提升整体智能制造水平。随着普惠转型进展,东莞的中小企数字化转型覆盖率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已有超过5,000家规上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60%。在未来,东莞可以透过融入大湾区创新网络,加强与香港的创新合作,参与联合科研项目,共享创新资源,提升东莞智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
交流午宴后,考察团参观了东莞市尔必地机器人有限公司,了解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及制造、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少数集生产、研发、销售、售后为一体的民营自主生产企业。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应用尔必地的机器人可助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既可提高生产效率,也可降低生产成本,还可缩短交货时间,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公司产品除了内销市场,更远销至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最后,考察团到访广东荣创厨房设备有限公司,参观智能商用厨房生产设备,了解集节能、环保、高效的厨房解决方案,探讨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和合作空间,及传统行业如何利用科技提升及开发产品,从而优化生意模式。公司作为一家专业厨房设备生产企业,集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其产品具备不同的煮食功能,适用于中西餐烹饪,已广泛应用于餐饮业、酒店、家庭、学校等。公司的产品已畅销全国,部分产品更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
考察团成员之一的香港食品科技协会创会会长袁仲安赞扬行程收获丰富,藉考察活动认识了东莞市领导,以及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协会、机器人产业协会、东莞市食品行业协会等业界代表,有助港商建立人脉,开拓未来合作商机。也有从事企业顾问的团员表示,通过此次考察有助加深对东莞的智慧制造发展的认识,未来会向客户推荐应用这些科技,希望有机会到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考察。